孩子说“我不会画”,我们该怎么办
孩子说“我不会画” 每当听到孩子发出这样的信号时,我内心都是会有些难过,一个平时开心活泼,想法单纯的小孩子,偏偏很拘谨的说上一句“我不会画”。他已经无法把自己自身的体验所看、所感、所想自发的表达出来了。孩子的创作表达不分对与错,如果一个孩子无法自由的表达,那一定是有东西妨碍了他的自信心。
通常有三种原因:1、家长、教师的错误批评,批评孩子画的不像、画的不好或给孩子示范画。由于孩子对这样的批评没有评判能力,于是就他用这种“我不会画”来逃避,他不是真的不会画,他是不敢画。2、孩子无法回忆起要画的对象的特征,大脑空白。3、孩子习惯了复制和临摹,没有了参照物,他们没有独立创作的能力。
第一种与第二种的处理方式:当孩子说出“我不会画”时,我们不该就此止步,而是应该接着问“宝贝,你想画什么呢?”就像是医生不止于病人一个笼统的说“我很疼”,医生一定会细致的问到,“哪里疼?”。对孩子在这方面的询问与引导也如此。当你问“你想画什么呢?”孩子可能会说“哦,我也不知道,什么都可以”或是说“我可能想画一幅风景、或是球场(跳舞)的样子”。那么我们是否该帮孩子回忆他的那些自身的经历呢,我们看过的风景、我们打球(跳舞)的场景,和谁在一起,发生了什么事情。当孩子与你开始交流的时候,他的思维与记忆的片段都在他脑海里产生了。他便不会缺乏绘画的主题,或是不再对他想画的主题没有想法了。当我们有了绘画主题并有了想法时,孩子依然表示“不会画”,那么我们要在更多的细节上去引导,比如:“你要画的风景里有哪些?是山?海?花园?”依照孩子的选型我们再做细致引导“你的大山是单独的一座,还是绵延起伏?”“他是胖胖的?瘦瘦的?高高的?低低的?”给孩子一些开放的可以选择的答案,我相信孩子就有了自己的方式。再比如“你跳舞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哪只胳膊举起来?哪条腿弯曲,不如我们站起来做个动作”。
第三种处理方式:这种总是依赖于成型的临摹与复制,再重建自信的过程是最困难的,如果我们前面的引导方式反复的尝试都没有效果,那么我们只能慢慢的来让孩子摆脱这种创作方式。我们可以逐步的去完成一次创作,比如:今天的主题是一场快乐的聚餐,那么我们可以在画面里画好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然后让孩子进行餐桌的布置(小事物添加),如果孩子画不出来,我们可以用手工创作的方式,可以用粘土将要表达的事物捏出来。在下次可能是一个着火的房子,那么我们先将房子准备好,让孩子去自主的装饰火焰,以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你会发现孩子慢慢变的敢于表现,并慢慢摆脱固化思维,有了自己的创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