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得像不等于画得好?难道画得不像才等于画得好?
近来,看到无数的文章,都在试图宣扬这样的观点:孩子画得像不等于画得好。当然,明眼人都明白,这个观点有90%是说给家长听的,是试图对家长进行“常识”普及教育。据我发现这样的“常识”,无论教师怎么宣扬,都无法打消家长的疑惑。所以,这个“常识”肯定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孩子画得像不等于画得好。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我觉得还可以思考两个问题:孩子画得像等于孩子画得不好?孩子画得不像等于孩子画得好?虽然这三个问题听起来非常绕,其实本质上是一个问题。简单说,就是评价儿童绘画的标准问题。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弄明白三个前提问题。
问题一
“像不像”是不是评价艺术的标准?
“画得像”是不是评价艺术家的标准?
在大部分人眼中,美术是一个技能型学科。
我们之所以去美术馆看那些经典作品,就是因为他们能画得很像,也正是因为他们能画得很像,我们才送给他们“画家”这一称谓。罗中立的经典名作《父亲》,画得多像,皱纹看得一清二楚;冷军的《五角星》,比真的五角星还像五角星;现在正在展览的全国美展作品,80%都画得很像,这可是美协官方评选的最优秀的当代作品……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这一切都证明,“像不像”是评价艺术的标准,画得“像不像”是画家的基本功,连画得像的本事都没有,还能叫画家吗?
其实,我也挺认可这个观点。这个观点本身并没有错,只是有一个情况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总是能看到很多画得像的作品,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画得不像”、“看不懂”的作品,这些作品也堂而皇之地进入了美术馆展览,被博物馆收藏,而且很多还是天价作品。
这说明什么呢?在艺术的形式审美上,“像不像”最多只能做某一类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还不至于作为评价艺术作品的唯一标准。只不过,在现实主义审美观主导下,“像不像”更接地气,更容易在观众和作品之间产生共鸣,更容易增强观众的参与感。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更容易记住一些“画得像”的艺术作品。
同理,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画家、民间的画匠、画廊的画师、学画画的大学生、街头画像的师傅都可以画得很像,只是他们一般不敢妄称自己是艺术家,毕加索倒是画得奇奇怪怪的,人都变了形,但是大家公认他是大艺术家。
问题二
孩子学画画是不是准备成为画家?
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培养目标”问题,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任何教育者实施教育行为时的出发原点之一。其实,放在家长的角度,这也是是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如果家长与教师在孩子的培养目标上达成了一致,真的认为应该把孩子培养成画家,那还是需要考虑“能不能画像”这个问题。至少,某一类画家是靠“画得像”这个基本功来吃饭的。
下面和大家分享4点建议:
1、9岁之前尽量不要用“画得像”这个技术标准来要求孩子,一般儿童(约70%的理智型儿童)在艺术能力的发展轨道上确实存在着“涂鸦——图式——写实”的发展规律,9岁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写实(也就是画得像)的阶段。这是科学,我们应该相信科学。
2、尽量不要用“孩子能不能画得像”这个要求来考核教师,因为,这个标准太低了。很多教师都知道,大部分家长其实是看不到“像”背后的审美和技术要求的,而未成年孩子习惯听成年教师的话,老师要拿他当木偶训练来满足家长的考核,其实很容易。
3、就算我们想把孩子培养成画家,也要明白这个道理:任何技术的习得都需要经过重复的训练,把一个客观物体“画得像”其实是个技术活。让一个9岁以下充满着天真烂漫情趣的孩子不断进行枯燥的重复训练,只有一个作用——训练孩子的忍耐力,锻炼孩子的毅力。
4、如果是我的孩子,我希望他能成为艺术家,不只是个画家。
问题三
有没有评价孩子学画画的其他标准?
对我的孩子而言,我不认为“艺术家”会是他想要的饭碗。成年后的他想要的路也不是现在的我能提前安排的。科学家、工程师、公务员、大商巨贾,也许未来的他会觉得是更好的路。很多家长很开明,只是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只是,我奇怪一点:既然我们不打算把孩子培养成画家,为什么我们要以画家的某一项技术能力标准(画得像不像)来要求孩子呢?我发现,跟中国高考一模一样,无数人在骂这个考试不好,但是只有这个考试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标准来甄别普通人才,现在我们去掉了“画得像”这个深入人心的“常识”标准,我们不知道该以哪种标准来判断孩子学画画的价值了。
我们之所以让孩子学美术,是希望美术能给孩子的成长过程和未来发展带来些什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画画的作用有什么?画画能对孩子有哪些帮助?随便百度一下,答案很明确,我们能看到很多耳熟能详的词汇: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设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意思维能力,这些汇集成为了——创造力,而创造力是未来社会最看重的能力,这是我们让孩子学习美术的意义。
创造力,这个暂时和未来都不一定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成为了评价儿童绘画的新标准。也成为了教师们喜欢用的词汇,因为无法检验效果,所以家长也一直疑惑。
但是,现下,“创造力”这个超出画画本体价值之外的判断标准,已经日益成为了家长带孩子学画画的重要理由之一。所以,在这个标准下,我们必须接受孩子“画得像不等于画得好”的常识。这个观点也是没有错的,只是,学画画的价值不止于创造力,审美不能随便丢掉。
所以,其实少儿美术教育的问题还比较复杂。我个人认为只能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材施教。虽然是一句可放之四海的废话,但这真是正确的标准。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一定要做出一个大致的分析基础,我认为,大致是下面这样
画得像不等于画得好:
这个标准针对的对象是70%的理智型儿童,年龄还得界定在10岁以下,他们主要画自己所思。对他们的画,主要要听,而不是看,所以不要以“画得像”来判断孩子是否学到了东西。对这些孩子而言,“画得像”和“画得好”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对美的追求会随着他们年龄增长而加强。这些孩子学画画的价值先在画之外,追求的是创造力,后在画之内,追求的是审美。二者缺一不可,都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画得像等于画得好:
这个标准针对的对象是30%的视觉型儿童,他们主要画自己所见。这些孩子学画画的价值先在画之内,追求的是艺术气质与图像表达,后在画之外,追求的是融会贯通的思维方法。在部分艺术门类里,例如动漫、书法,7岁以上就可以逐步追求“画得像”,但是对他们而言,创造力培养其实更不可或缺。
画得像等于画得不好,或者是,画得不像等于画得好:
这个标准针对的对象其实是那些追求个人艺术表现风格的画家和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