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艺术思维,20年后你的孩子可能会被淘汰
央视新闻微博近期发布一条人人都会关心的问题,学什么专业最有前景?“人工智能、工业设计”等专业在列。
人工智能在现在到底有多发达?京东之前爆出全球首个无人智慧配送站,很多人都说快递员这个职业在未来会消失...
随着人工智能的越来越发达,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便利,智能语音识别、出现在各个行业精通业务还服务意识超强的智能机器人、可能在未来会出现的无人驾驶汽车....
这也预示着未来20年内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因此而失业。因此很多父母们也开始焦虑,开始为孩子报各种编程学习班...于是原本就被课业压得喘不过气的孩子更加不快乐...
现在的“编程热”,未免让人想到十几年前的“奥数热”。
马云曾说:“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艺术,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将找不到工作”。
但如果我们还在用十年前甚至15年前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教育孩子,那么即便学会了编程,被淘汰也将会是他们。
艺术思维侧重于直觉,具有跳跃性、非线性的特点,因此在很多类型的发明创造的过程中,都会起到关键的链接作用。
康德说过:“艺术是神圣的,它比科学更高深、更深刻。它揭示的真理超越了科学的范畴。”这句话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艺术创作具有原创性,是一个发明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无论孩子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小时候艺术的熏陶和学习将会一生受用。
艺术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对个体而言,艺术教育在生命的早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所有年龄阶段中,儿童与艺术最近,每个儿童都天生拥有艺术的心灵。通过艺术的教育,能开发儿童的艺术本能,能使儿童感知到世界的多种形式,如色彩、声音、韵律等。正因为如此,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主张,在 7-14 岁期间,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生活的主旋律。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做的事情看似很多,但其实真正能做的,不过只有一件而已,这件事就是一个人来到世间的使命。艺术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每一个人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