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是过程及体验的教育
不知道老师们平日里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这些话题反映了家长很关注孩子学画的结果,而往往忽略孩子学画的过程。
绘画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提高审美水平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很多家长都愿意送孩子去美术班画画,这是可喜的现象,说明我们家长的意识在提高。但是急切、快速的教育方法违背了孩子心理生理的认知规律。
大凡好的教育都需要孩子有一个不断思考、认识、理解、消化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成为对知识真正的理解与把握。美术教育不能追求短期效应,更不能拔苗助长,杀鸡取卵。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儿童是有他特有的想法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有一次,一位老师遇到一个孩子在课堂上作画的时候兴奋不已,手舞足蹈,边画边说,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布满很多符号,每个符号的周围是奇特的图形。
当时老师真的看不懂,就问他能给老师讲讲你的画吗?他很得意的讲述: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生活着很多小动物,这里是小兔子的家,蛇的家,大象的家,猴子的家……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在捉迷藏呢。
哦,原来那多样的符号是小动物,奇特的图形是它们的家。仔细再看,那符号简直太精彩了,大象两笔勾勒,蛇一笔成型,特征抓的很准确很形象,简直是高度的概括简约。
老师说你画的好极了,能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吗?他高兴的说好。后来他拿着作品让老师看的时候大吃一惊:只见作品上面黑乎乎一片什么都没有了。
老师问他,你的小动物们呢?他郑重其事的说:天黑了,它们睡觉了。看,这就是让我们哭笑不得的孩子。如果没有目睹孩子的作画过程,仅以画面效果来看待孩子的画画成绩,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呢?
在教学中应该尤为注重孩子的创作过程以及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让孩子用心灵去画画,就是要在孩子画画的过程中注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正是基于对自己感觉的信任,所以他的创作状态轻松自然豪放大胆,极具个性的艺术风格让很多人为之惊叹。
画中跳动的旋律让我们感受到孩子在画画过程中的快乐体验,快乐的心情,快乐的笔触,快乐的色彩,快乐的生活……
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去接纳孩子作画的任何效果,少一些批评与约束,多一些鼓励与放松,我们一个赞美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带给孩子的将是无穷的力量和自信。培养孩子不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吗?
美术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孩子心灵释放的过程,更是展示自我,个性张扬的过程,孩子在这一过程中的丰富快乐的情感体验远比会画几笔画重要。